他要曹操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,他没有想到曹操变成“挟天子以令诸侯了”,他没有想到曹操最后要做魏公了。而荀彧认为曹操一旦做了魏公,就意味着曹操要篡汉了。所以他只好痛苦的离开了曹操。至于是郁闷死的还是自杀死的,还是被曹操逼死的,已经不重要了,因为他们两个在政治上已经分道扬镳了。
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?就因为荀彧和曹操都是有理想的人,他们的理想发生了冲突。荀彧的理想是恢复东汉的秩序,而曹操的是要重建新的秩序,一个不同于东汉秩序的秩序,要建立秩序、要统一中国这是一样的,问题是统一了以后走什么路?
荀彧是想走东汉老路,而曹操是想走一条新路,曹操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,所以这是一个悲剧性的冲突。曹操与荀彧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理想冲突,因为曹操想成就自己的霸业,而荀彧则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己任。既然如此,两个最终分道扬镳则不可避免。
但是不管怎么说,荀彧在曹操宰执天下的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,唯一能与之相比的也许就是前期的郭嘉。郭嘉在刚投靠曹操时,曹操曾高兴地感慨:“使孤成大业者,必此人也。”而离开了郭嘉,曹操的霸业就开始停滞不前,甚至地盘缩水。由此,后人认为,郭嘉是曹操最为依赖的谋士,甚至是曹操的第一谋士。郭嘉真的那么厉害?曹操对他真的很依赖吗?
199年,经过不断的征战,袁绍和曹操都扩充了地盘。两者地盘相接,自然避免不了交锋。然而,当时的曹操,虽说拥有了兖州等地,但不论军事实力还是经济条件,都完全处于下风,这让曹操特别烦恼。也就是在此时,郭嘉适时抛出了“十胜十败”论。